.
首页> 新闻中心

「湾区明月·礼承东方」——深圳定制的中秋非遗传承礼盒

湾区明月·礼承东方:深圳定制的中秋非遗传承礼盒

当粤港澳大湾区的月光洒在深圳湾的玻璃幕墙上,一座城市的创新基因与非遗文化的千年脉络在月饼礼盒中悄然交融。深圳,这座以“速度”著称的现代都市,正以中秋为契机,通过定制礼盒将岭南非遗技艺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记忆,让传统在湾区明月下焕发新生。

广彩瓷韵:千年釉彩的湾区新生

深圳万象城推出的“月映广彩”礼盒,将广州非遗广彩瓷的繁复工艺与深圳设计的前卫美学完美结合。盒身采用骨瓷材质,表面以广彩“金线描边”技法绘制大湾区地图,深圳平安大厦与广州塔以鎏金线条相连,珠江水系则用珐琅彩渲染出流动的光泽。打开礼盒时,六枚月饼的独立包装盒竟是微型广彩瓷盘,每只瓷盘底部的“湾区明月”图样需匠人手工绘制三日方成,消费者食用后可将其作为茶托或摆件,让非遗从节日消费品变为生活美学载体。

更富巧思的是礼盒内置的AR技术——扫描盒身二维码,广彩大师的虚拟形象会浮现眼前,演示从制胎、绘图到烧制的全流程。这种“数字非遗”的呈现方式,让传统技艺突破物理空间限制,成为连接代际的文化桥梁。

醒狮踏月:非遗活化的动态叙事

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的“狮舞湾区”礼盒,则将佛山非遗醒狮文化转化为可交互的包装设计。盒盖采用立体浮雕工艺,狮头双眼镶嵌可旋转的LED灯珠,开启时灯光随粤剧锣鼓节奏明暗变幻,仿佛醒狮在月光下腾跃。盒内六枚月饼以“六合”格局排列,每枚月饼的糖霜浮雕对应醒狮的“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惊、疑”六种表情,食用时需按特定顺序品尝,暗合岭南民俗中“品月如品人生”的哲理。

礼盒附赠的“狮头积木”更成为爆款——采用3D打印技术将传统狮头分解为216块可拼接模块,消费者动手组装的过程,恰似参与一场非遗技艺的现代传承。据统计,该礼盒上市首月即带动佛山醒狮文创产品销量增长300%,证明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能激发惊人的市场活力。

莞香入馔:气味记忆的文化编码

深圳湾安达仕酒店的“月满莞香”礼盒,则从气味维度重构中秋体验。盒身采用东莞非遗莞香木制作,表面保留天然木纹,每道裂痕都对应大湾区的一条地理脉络。打开礼盒时,内置的超声波雾化装置会释放莞香精油,与月饼的莲蓉香气形成层次丰富的嗅觉交响。

礼盒内六枚月饼更暗藏玄机——月饼皮中掺入莞香粉末,馅料则选用东莞荔枝、中山乳鸽等湾区特产,每口品尝都是对岭南风物的味觉巡礼。更特别的是附赠的“香道手册”,消费者可用礼盒剩余的莞香木片制作香牌,将节日记忆转化为可携带的文化符号。

文化传承:从礼盒到生态的跃迁

这场发生在月饼盒上的非遗革命,已催生出完整的文化生态。深圳瑞吉酒店与粤绣非遗传承人合作推出的“金线映月”礼盒,每售出一份即捐赠50元用于湾区非遗保护基金;鹏瑞莱佛士酒店的“瓷月计划”更邀请消费者用吃完的月饼盒参与广彩瓷修复体验,让消费行为本身成为文化传承的环节。

当消费者最终将“湾区明月”礼盒摆上茶几,他们得到的不仅是一份节日美食,更是一个可触摸、可交互、可传承的文化系统。深圳用科技赋能传统,以设计激活非遗,让中秋礼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接口——在湾区明月的照耀下,千年东方礼制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。

下一辑:「海上生明月·深圳造新境」——极简主义与海洋文化的对话 上一辑:「鹏城月韵·未来之味」——科技感与岭南文化的碰撞包装
电话咨询
在线沟通